黄油晃悠悠

给永远正能量的鸡汤Girl黄油囤杂感和句子的地方。

【推书】30天推名作挑战(上)

DAY1 看过的第一本书

安徒生
《安徒生童话》
严格来说,这肯定不是我看的第一本书。但这是我能想到的自己最早看过的、并且近两年还重温过的书。虽然名字里带着“童话”二字,却是老少咸宜。

《安徒生童话》的文学价值当然不容小视。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本上选了《卖火柴的小女孩》,教参里恨不得把每个句子都拆成对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的控诉。

不过我觉得呢,其实没有这个过度解读的必要。

《安徒生童话》的妙处就在于,小孩子看见会说话的小鸭子小豌豆,觉得新奇有趣,迫切地想知道拇指公主又经历了什么奇遇。而年岁渐长之后,看着同样的文字,想到啼血的夜莺时,心里或许涌起些不同的体悟。

然而豌豆还是那五颗豌豆,夜莺还是那只夜莺。随着时间改变的,只是我们自己而已。

DAY2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

西蒙娜·波伏娃
《第二性》

女权主义现在已经被污名化了。说别人是“女权主义者”好像跟骂人是“乱吠的母狗”没什么区别。但女权主义真的错了吗?究竟什么是女权?女性应该怎么活?

想知道答案的同学,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,都应该去看看《第二性》这本女权主义圣经(非贬)

摘录我最爱的名句:

男人的极大幸运在于,他,不论在成年还是在小时候,必须踏上一条极为艰苦的道路,不过这是一条最可靠的道路;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;她不被要求奋发向上,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。当她发觉自己被海市蜃楼愚弄时,已经为时太晚,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。

相对小说题材而言,《第二性》显得有些枯燥。还请诸君细细品味,这样方能领略那个颠覆认知的世界。

DAY3 书名里有颜色的一本书

司汤达
《红与黑》

三个字里有两个颜色,可以说非常切题了(……)

有人说法国小说写来写去无非是爱情与金钱,浮夸得很——对这个观点我持保留意见。

巴尔扎克、司汤达、福楼拜……他们写名流巨贾,写空气中金粉浮动的盛大晚会,也写巴黎繁华街道地下暗流涌动的水沟。血红与浓黑这样鲜明的对比正是他们作品的核心。扒开浮华的表象去细细体味,才是品书之道。

DAY4 书名里有数字的一本书

乔治·奥威尔
《1984》
全是数字,更加切题了(……)

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。大家多少都该听过吧。

没看过也不要紧,现在去看,不迟。不过最近开着会呢,好怕随便写点什么就给我屏蔽了,那就简单粗暴地说——提神醒脑,推荐!

DAY5  关于季节的一本书

巴金
《激流三部曲》
其实时间跨度这么大的一套书很难说跟季节有什么关系。

我选上它,一则是为“家春秋”三个字里的春秋,一则是为了我喜爱巴金老先生的私心。

高考过的同学,应该都读过《家》,是否好书,心里也该有评判。我曾听说名家写作就如同搭上戏台,让各角色自行上去鲜活演绎,作者只是旁观者和记录着。《激流三部曲》正是这样的作品。

书中出现的角色们,不管是主角三兄弟,还是那些只出现在旁人口述中的小配角,都各有各的灵动。他们在那张灰蒙蒙的画纸上泼墨,书写出了一幕幕关于反抗、绝望、无奈的杰作。

虽然带着时代的烙印,却是永不过时的经典。

DAY6 一口气看到废寝忘食的一本书

大仲马
《基督山伯爵》

是的,一百多万字,我是一口气看完的。

这样酣畅淋漓,给后世无数复仇、爽文(……)提供思路的书,怎么能不一口气看完呢?

为法国金庸(……)大仲马先生打call

DAY7 非常想安利一本不是很有名的书

安·兰德
《源泉》

看过黄油书柜的朋友可能对这本大砖头有点印象。高冷的售价,“别具一格”的装帧,让它在国内显得有些小众——豆瓣9.1分,我身边却没一个人听说过,这也可以证明。

摘录书籍简介:

小说的主人公洛克是一个诚实而坚强的建筑师,他志在启蒙社会,却在大学毕业前夕被学校开除,他的设计风格被社会视为异端,一度沦落到去采石厂当小工。他深爱的女人也处处和他作对,并与他的夙敌结了婚。最后,他答应无偿为政府设计经济实用房,但他的设计被政府主管部门任意修改,万般无奈之下,他抗起炸药包就把建到一半的楼炸回了砖头瓦砾。在法庭上,他也同样孤军奋战,为自己作为天才的原创行为自辩:“创造是各己私事,是天赋权利,维护创造也是同等天赋个人的权利。”那个时候著作权、知识产权等概念还未曾为人们所认同。结果洛克被认定为“狂人”,并因此而无罪释放。

——一部充满少年气,中二但让人神清气爽的书。就算厚成砖,也很值得一啃。

DAY 8 最喜欢的长篇作品

曹雪芹
《红楼梦》

每次谈到红楼,我都觉得说什么都有点多余。

喜欢它的人可以一辈子研究它、写几百万字的文章去分析它。不喜欢它的人,怎么看都觉得冗长无聊。

在我的心中,《红楼梦》永远是是那本放在枕边,常看常新的书。

DAY9 最喜欢的短篇作品

杜鲁门·卡波蒂
《卡波蒂短篇小说全集》

Truman Capote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。因为他这个古巴姓氏(te的e发音不省略),在国内译名繁多,也真是让人头大。卡波特、卡波蒂、卡坡蒂……都是他没错。

卡波蒂的作品中,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《蒂凡尼的早餐》——多半是因为赫本的电影。电影和书是不太一样的,而在我看来,卡波蒂锋锐的笔半点不逊于赫本的小黑裙和珍珠项链。

在短篇小说中,除了一如既往的锐利避风,卡坡蒂那些戛然而止的收梢更加让人回味。

DAY10 很喜欢主角人物性格的一本书
乔治·RR·马丁
《冰与火之歌》

思来想去,我居然选择了这本几乎没有主角的书(POV角色那么多,战线拉那么长,满世界跑着写)

原因很简单:真实。

书中的每一个角色,不管是备受喜爱的艾丽娅还是让人又爱又恨的詹姆,不管是被吐槽开金手指的丹妮莉丝和琼恩,还是一路怂到骨子里的席恩,哪怕是众读者恨不得一耳光抽死的蠢货瑟曦和(前期)珊莎……他们都太鲜活了,思维从扁平的书页中跳出变成了三维的半球体,如同你我。

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,自己的恐惧,会为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改变心意,从而让整个局势翻盘重来……

这正是《冰与火之歌》的迷人之处——不可预测性——的由来。

没人能够预测未来。

评论

热度(6)